文/黃兵 走進綿陽市涪城區吳家鎮三清觀村,桑蠶、稻蝦、蓮藕、翠紅李等產業隨處可見,農業企業、農業合作組織、家庭農場蓬勃興旺。但在這之前,三清觀村還談不上發展產業。三清觀村臨時黨委書記余華榮回憶:“當時,集體經濟賬戶只有108元錢,村上負債20多萬元。” 新皂鎮蓮花池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為貧困戶分紅。供圖/涪城組 變化發生在2017年,三清觀村黨組織探索村上以集體的資產、資源、資金入股,農戶以承包地經營權入股,成立了涪城區首家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,全村370戶1051人加入合作社,流轉土地1100畝。盤活資源后,極大地調動了農戶積極性。目前,該村集體資產已發展到300多萬元,每年有20萬元左右的集體資產收益。 三清觀村甩掉“落后村”的帽子,實現集體經濟發展的“完美逆襲”。以該村為“發端”,近年來,涪城區創新“黨建+集體經濟”模式,以基層黨組織這個“引擎”驅動,推動農村集體經濟持續向好發展。 涪城區新皂鎮蓮花池村,外出務工人員較多,勞動力缺乏,荒山荒坡較多。考慮到土地資源、地理位置、勞動力等情況,村干部和大部分村民看中了花椒、蔬菜種植,將其作為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。 但是,在啟動產業發展時,還有少數村民有顧慮。村干部就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。如今,通過3年努力,蓮花池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花椒樹成林、大棚蔬菜成片,還發展了200余畝羊肚菌。 近期,在新皂鎮蓮花池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貧困戶分紅大會上,20戶貧困戶、1戶邊緣戶共獲得分紅36540元。“這次分紅最少的1200元,最多的3200元。”蓮花池村臨時黨委書記李小平介紹,“接下來,村上還要進行農戶土地入股分紅、貧困戶二次分紅。” 涪城區農業農村局農經股股長李亞南介紹:“2019年至今,涪城區已經對上爭取了資金800萬元,扶持壯大了10個村級集體經濟試點項目。在各個村黨組織帶領下,全區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多渠道探索發展路徑。2019年,全區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1.5億元,帶動了1099戶2729名貧困戶脫貧奔小康。” 為更好地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,接下來,涪城區將緊密結合做好村級建制調整“后半篇文章”和村“兩委”換屆選舉工作,按照黨性原則強、產業發展強、服務意識強和治理能力強“四強”標準,擇優推選村黨組織書記人選。(作者單位/中共涪城區委組織部) (責編/蔣筱青) |